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新聞櫥窗

點閱數: 2571 人次 facebook
:::
更新日期:2023-01-19
類       別:112人物專訪
發布單位:嘉義大學

家有稀客「蝠」氣臨門

台灣小蹄鼻蝠。(照片由劉建男老師提供),點擊左鍵可預覽大圖(另開新視窗)
  您曾在傳統的建築物或寺廟看到蝙蝠嗎?說到蝙蝠,會讓人聯想到蝙蝠俠?還是西洋片中的吸血鬼。中華文化「蝠」有「福」的意味,廟宇的彩繪中都有蝙蝠圖騰的存在,象徵著天官賜福、五福臨門。

  全世界大約有1,400種蝙蝠,臺灣有38種,本島有33種,3種僅在金門、1種僅在綠島、1種僅在馬祖有發現紀錄。其中11種為特有種,6種特有亞種。蝙蝠大多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臺灣蝙蝠有90%以上的種類以食蟲為主,每隻蝙蝠每晚吃掉昆蟲重量約占其體重的1/2,有助於抑制害蟲,降低農作物危害及疾病的傳播,臺灣葉鼻蝠為其中之一。少數是食果或花粉性蝙蝠,例如:臺灣狐蝠、棕果蝠及印度犬果蝠,可幫助植物傳粉或散播種子,提高作物產量,每一種蝙蝠在生態角色皆具重要角色。

  那吸血蝙蝠真的存在嗎?全世界只有3種吸血蝙蝠,位於中南美洲,且吸血蝙蝠「吸血」的方式,並不像電影般驚悚。當吸血蝙蝠鎖定獵物時,會悄悄降落在獵物(通常是牛、豬或禽類)身上,用像刀片般銳利的門牙在獵物身上輕輕劃出小傷口,再用舌頭舔舐流出的血液。但吸血蝙蝠對人類也不完全沒有貢獻,經國外研究證實,吸血蝙蝠其唾液中含有抗凝血劑,可治療血栓。

  蝙蝠對人類是相當具有貢獻的哺乳類動物,天然洞穴是最廣為人知的蝙蝠棲所,一旦棲所被破壞或干擾,蝙蝠可能再也不敢回來。但並不是所有蝙蝠都住在洞穴,在人工建物縫隙與植物也是大有蝠在,例如:喜歡棲息在人工建築物縫隙的東亞家蝠,而在棕櫚科植物的枯葉也能看到高頭蝠群聚。當居住環境受到蝙蝠侵擾,呼籲大家要以友善方式驅離,如果蝙蝠跑進家中,千萬不要徒手抓避免被咬傷,可用布蓋住蝙蝠,輕抓至戶外野放。

  2021年嘉義林區管理處所轄國有林班地通過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TM (FSCTM,國際森林管理委員會)之國際森林永續認證,為了解野生動物之族群現況及隨時間的變動,委託嘉大劉建男副教授團隊調查塔山及鹿林山地區蝙蝠資源並進行監測,二年調查結果該區域有20種蝙蝠,占全臺灣本島33種蝙蝠種類數61%,更特別的是其中有8種臺灣特有種及3種特有亞種,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東亞摺翅蝠。

  嘉大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劉建男副教授表示,臺灣的蝙蝠多樣性高、特有種比例也高,少數蝙蝠具有海拔遷移之特性,目前蝙蝠調查的方式有日棲所調查、豎琴網或霧網捕捉紀錄、蝙蝠超音波偵測器及無線電追蹤等。近年政府為推動再生能源,於臺灣西部沿海設置風機,在環評監測對鳥類影響之餘,希望能多關注同樣具飛行能力的蝙蝠,降低人為對蝙蝠的干擾,因蝙蝠與人類生存的環境生態息息相關。
嘉大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劉建男副教授說明如何利用蝙蝠超音波偵測器調查蝙蝠種類。
高頭蝠母蝠及幼蝠喜歡以棕櫚科植物的枯葉為棲所(照片由鄭宏毅先生攝)
休眠中的台灣葉鼻蝠屬於食蟲性蝙蝠之一。(照片由劉建男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