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LOGO * ::: *回首頁*| *國立嘉義大學*|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連絡我們*| *雙語詞彙*| *RSS訂閱*| *行動版*| *English*
*
English *

*
* 校友及各界捐款
*
嘉大電子郵件WebMail
*
全民資安素養自我評量
*
嘉大合作社
*
大專校院高等教育人力躍升培訓及媒合平臺
*
畢業生流向調查問卷
*
推廣教育專區
*
檢驗分析及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
校園徵才
*
國際交流花絮
*

  更多banner
*

* *
*

瀏覽人次 61019149
*
最後更新 2024/03/04
*
隱私權政策
*
* 網路安全政策

蘭花 蜘蛛百合 金英樹
* :::* 你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整體校務推動USR之發展藍圖、推動進度及109-111年重點目標
*  
 
* *
友善列印

    國立嘉義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於89年2月1日由培育農業人才的國立嘉義技術學院(前身成立於民國8年)及培育優秀小學師資的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前身成立於民國46年)整併而成,是臺灣高等教育整合之首例,承續優良師資培育及良好技職人才養成之傳統。

    本校肩負嘉雲南地區農業、生物科技產業及國民教育發展之重任,為協助農村再生輔導及推廣食安食農政策與安全食農議題,師生自98年起致力提報相關面向計畫加以推動,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並由師生與政府、企業、社區及農友共同努力,開設農管人才培育專班、農機操作訓練班、提供農作諮詢服務及輔導、研發智慧農業栽種、培植友善栽培環境,協助落實友善耕作、舉辦有機農產品市集等,向下扎根至小學推廣食安食農觀念,進而鼓勵青年返鄉創業,再擴展至原住民部落產業加值輔導等,由師生親自參與實踐,將友善農產品推進社區或社群,協助媒合銷售,以達到生產至銷售一條龍的全方位輔導。本校另一個優勢領域就是培育優秀師資人才,為台灣國民教育奠定穩定的基礎。同時為創造偏鄉新希望與永續發展願景,加強推動培育偏鄉下一代,並啟動具前瞻性之產業,建構區域永續長青發展之希望工程,本校與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簽訂「山海希望工程計畫」合作備忘錄,共同建構與推動有益偏鄉的永續發展計畫。以本校所具備之農業與師範教育之豐厚資源為根基,自104年8月起推動希望工程計畫,強化偏鄉基礎學科教學輔助,同時推動具地域特色精油植物的普及化栽植,研發高附加價值精油產品,期能結合區域觀光資源,建構行銷網絡創造商機,促進區域繁榮。以山區嘉義觸口黎明國小與海區東石國小等為基地,結合本校社口林場及藥用植物園選育栽培木本及草本精油植物盆苗,提供本校香水香精香料研發團隊進行精油精密儀器分析及高加值產品開發。未來三年仍舊希望以本校優勢領域食農與教育為基礎,從食農相關擴散延伸至生態環境領域,從教育相關擴散延伸至在地嘉義、原民鄒族文化與藝術相關等領域。因此我們需要打破學院,系所圍籬,進行校內外跨域合作。


  
    本校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之精神與內涵,善用本校優勢領域極大化大學社會責任效益、人才培育課程規劃,未來以共同營造嘉雲南為目標以期永續經營。不僅如此更希望在三大面向作出貢獻,在教育面上,協助國家與地方教育發展,優化教育環境,在產業面向上,以本校特色領域產學合作方式帶動經濟發展,在社會面向上,堅守校訓「誠樸、力行、創新、服務」的精神,回饋社會,並與它同步向前。配合高教深耕計畫,以學生為中心,帶領學生走出剛性校園、帶著柔性知識、回饋所學解決問題,認識嘉雲南,認同嘉雲南,共同經營嘉雲南。以場域觀點思考問題,課程與產業發展連結、課程創新與精進、跨領域整合、師生及場域人士共學與實踐為目標,簡言之,以場域問題導向學習,進行課程精進。

其四大策略與具體作法如下 :

◆策略:
1.成立專責單位「國立嘉義大學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執行社會實踐場域研究,串接及統整本校資源。建立獎勵措施,以擴大同仁參與社會責任實踐的廣度與深度。
2.循序推廣大學社會責任課程,孕育服務學習社團實踐與回饋反思,進而組織跨領域學程或微學程模式推展,普及社會。
3.強力開拓在地場域與協力夥伴關係,連結地方與社會,推動在地創生與產學合作締造產值。
4.認同在地文化與大學社會責任,融入與潛移默化讓社會責任實踐永續發展。 

◆具體作法:
1.以副校長為首之行政組織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
2.統整校內資源,建立支援系統與獎勵措施。
3.推動課程或微學分課程內容融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
4.統整現有課程,規劃具有大學社會責任精神之跨領域學程或微學程。
5.鼓勵或協助教師開設大學社會責任服務學習課程。
6.協助教師促成產、官、學三方鍵結、在地創生及社區永續發展。
7.連結地方政府及民間機構,創造實踐社會責任場域。
8.在地人才培育計畫,以期永續發展。



    本期USR計畫聚焦在食、農、教育與嘉義文化永續方面,場域實踐以在地嘉義縣、市為主,未來擴散至嘉雲南地區。因此所申請之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包括 : 1.國際連結類萌芽型計畫:「雲嘉南平原優質友善栽培產業永續深耕及越南蘭花產業創新加值計畫」,以安全食農為動機,推廣與行銷友善栽培產業,深化社群經營,培育特色人才,落實社會責任。2.大學特色類萌芽型計畫 :「妙手虫森:城鄉環境健康與生物多樣性教育傳承」,以傳統農學優勢,從樹木健康與益蟲復育,利用教育傳承方式,校園為實踐場域,以達到永續校園生態環境。3.大學特色類萌芽型計畫 :「技藝新煉 文化原在 -原鄉文化理解融合與永續」,以鄒族原鄉社區與南故宮為實踐場域,藉由場域實踐理解他族文化的異質性,善用在地資源,融合文化元素,提出產業創新方案。4.大學特色類萌芽型計畫:「STEAM教育點燈,山海嘉鄉發光」,善用本校在農學及教育領域優勢與善盡社會責任、優質教育與消除不平等,以嘉義縣兩所國小為實踐場域,以期消除貧窮之目的。計畫以場域問題為出發點,為解決問題,課程及產業發展必須連結,課程必須跨領域結合與進行課程精進,調整剛性課程內容,師生需以場域人士共學,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本校校務發展堅守校訓「誠樸、力行、創新、服務」,「以知識服務社會,以科技引領進步,以人文美化生命」為理念,在本校既有的人才培育正式課程架構與高教深耕計畫挹注為基礎後盾下培育學生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及靈活的場域能力。今年亮點之一是推動營運型總整課程,培育學生結合知識與實踐力並運用至真實營運場域。統整學校人才培育課程,配合微學分靈活運用,規劃出具有大學社會責任精神之跨領域學程或微學程為短期目標。在學校行政、教學與校內外資源結合下,鼓勵學生,讓學生走出校園到校外場域實踐大學社會責任,使計畫對地方與社會有所助益,學生,學校與地方社會三贏局面為中期目標。在高教深耕的支持與 USR計畫的實踐下,打造本校為嘉雲南山海平原知識中心及社會福祉推動中心,實踐「光耀嘉義 揚名全國 躋身國際」三大願景。



    本校近兩年執行高教深耕計畫在善盡社會責任上不餘遺力,除在D主軸支持多項計畫,以孕育種子團隊的精神落實社會責任的實踐。在其他主軸方面也支持多項子計畫直接、間接與落實社會責任有關,如本年度亮點之一,營運型總整課程,高齡健康促進課程就結合了師範學院「銀髮健康輔導」跨領域學程、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高齡健康體育休閒促進」微學程、衛福部及體育署,以本校民雄校區鄰近鄉鎮社區為實務執行場域,培養學生成為高齡者運動指導員,落實USR精神與縮短學用落差。目前更進一步與嘉義市基督教醫院、嘉義市政府合作,在林森校區成立「嘉園」巷弄長照站。從本校所在地嘉雲南地區,讓學子們認識嘉雲南,從中發現在地問題,發揮本校專長領域以問題導向學習搭配營運型總整課程,進行課程精進、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與縮短學用落差。這是本校執行高教深耕計畫的方向與目標,如A主軸多項計畫、B主軸科普相關業務亦是如此。在減少不平等與促進社會流動方面措施如下:

1.弱勢學生獲獎助學金比率:配合高教深耕計畫附錄補助經費,提高獲補助人次。
2.強化弱勢學生多元輔導措施:配合高教深耕計畫C主軸多元輔導方案辦理,包含一般性輔導、專業性輔導、個案性輔導。



    未來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肩負起各計畫橫向串接、宣傳與統整業務的工作,讓這些亮點擴散出去,讓更多師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學習的場域從狹義的教室或OCW的電腦前推展至與他生活所聞、所聽、所見、所食的土地上,進一步認識這一片土地、幫這塊土地解決它的問題,認同這塊土地。



    108年執行高教深耕計畫,本校主動提供超過千萬元配合款項,超過教育部補助金額20%。在獎助學金項目上本年度約406萬,在學校積極募款與善心社會人士、校友鼎力支持下,本校每年獎助學金項目核發超過500萬元,對未來的承諾是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未來學校希望擴大獎助金規模,規劃利他方案吸引更多學生參與活動與跨領域學習。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有責任建立相關獎勵措施,以擴大教職員工生參與社會責任實踐的廣度與深度。除積極宣傳本校在大學社會責任成果外,定期召開社會責任實踐會議,從在地問題研究與探討開始,規劃問題導向之跨域課程或微學分課程,組織特色團隊、教師社群及師生共學社群等活動,目的就是擴散USR精神與參與意願,以上活動在學校超過百萬元經費支持下,不管在課程開設上或活動補助上都讓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所長。未來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會主動規劃相關社群,集結與統整嘉義大學教師專長及熱誠,配合已開設14個跨領域學程與數個微學程,培育跨域人才與擴散大學社會責任。在學生方面,除學務處主導服務性社團外,目前鼓勵各系學會規劃特色週活動,除提供經費補助外,積極與嘉義市政府簽訂表演場域合作,讓所有市民可以近距離親身體驗嘉大特色,了解嘉大。在教學方面,除服務學習課程提供校外場域專業服務與業師協同教學經費補助外,更積極推廣專業課程與服務學習結合,生師與社會人士共學課程,讓學生在這學習環境成為主角。從以往先建立大量知識的學習地圖,再培養問題解決能力模式,另闢一種模式供學生選擇,從在地問題導向知識學習,先對問題的解決有熱誠,再規劃學習地圖,落實詩人葉慈所言: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

*


到頁面頂端
*
* * *
回上一頁


* 國立嘉義大學LOGO 國立嘉義大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 A+無障礙標章 ][ GOV標章 ] ][ QR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