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發佈日期:2022-06-13 00:00開始
發布單位:嘉義大學
類  別:新聞剪報
標  題:轉型步調慢 學者點出石斑魚產業面臨四大問題

新聞日期:2022/06/13

新聞出處:聯合新聞網

新聞標題:轉型步調慢 學者點出石斑魚產業面臨四大問題

新聞內容:

    中國大陸今天開始禁止進口我國石斑魚,因應產業困境,農委會再提近10億預算,輔導漁民延養、促銷,以及加工;學者認為,這三點改變不了目前的產業結構;我國石斑魚產業多年轉型步調緩慢,養殖登記未確實,外銷的借單文化盛行,加上抽驗不確實和缺工,才是最大的問題。

    石斑魚被中國大陸指驗出禁用藥物。某養殖業者直言,活魚運搬的環節很多,從自己的池子、搬到船上,還要到對方的池子裡去,這裡面的過程有很多環節,而這些藥物確實很好用,可以避免魚的躁動,同時有消毒殺菌的功能。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郭建賢表示,我國的石斑魚以「活魚」為主要賣點,講求快速運送到消費市場,導致整個產業可說完全依存中國大陸;但只有華人社會才會迷信活魚,賣活魚是最簡單的事情,養殖戶抓魚後,過了水就賣去大陸了。

    他表示,水產養殖檢驗長期以來都有很大的問題,以產地來說,有多少養殖戶是有養殖登記的?各級政府委託學校進行抽檢,永遠抽驗都抽這些有養殖登記的池子,有產銷履歷的池子,當然永遠都合格,但實際上有牌的外銷業者可能量不夠,由魚販向其他業者收魚,到底收多少、出多少養殖業者還不能自己寫,是由魚販自己填寫,很多養殖業者沒有養殖登記,甚至沒有水權,沒有登記就沒有納管,也就沒有輔導與檢驗,這些都是不受管制的漏洞,早就在各種漁產藥物殘留的事件中討論過了。

    郭建賢說,產業結構未思改進與調整,因為過去石斑魚活魚運搬這麼好賺,兩天就到消費地的餐廳,距離與地利之便比海南島更具有優勢,但部分業者覺得這樣就夠了,不用改變;政府推廣產銷履歷,但花了這麼多精神驗證認證,實際上並沒有更好賣、價也沒有更高,只是當災損時優先補貼而已,部分養殖戶其實越做越心寒。

    他也提到,做加工目前吃力不討好,歐美其他市場要的是都處理好的三清魚片,只有大陸要活魚,做成魚片加工廠受到食品衛生管理法的嚴格規範,加上缺工嚴重,現在疫情嚴峻,工人難請且加上確診,很多魚貨的加工都做不出來。

    郭建賢說,一般魚種做魚片容易,石斑魚因為骨頭非常硬,必須冷凍後分切,一天能做的數量不足,石斑魚原本就是高價魚,再加上加工成本貴,業者過去一艘運搬船拉到大陸,面對的是一個業者,若要內銷要面對千萬消費者,加工廠嫌累。

    他也透露,之前業者配合漁業政策做電商,只好把採購門檻拉高,一次要30片才出貨,有多少小家庭能一次吞下30片魚片;若說國外市場,我們每每鎖定的都是海外華人,但現實是,海外華人仍屬少數。

*

*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